在設計領域不斷發展的當下,如何将前沿的教學理念與實踐緊密結合,培養出适應時代需求的創新型人才,成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持續探索的課題。我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教師劉冠南、段玉麟、李紫薇和産品設計專業教師李剛通過聯合課程的創新模式,借助開放性實驗室的獨特優勢,不僅實現了教學成果的高質量輸出,還為校園文化建設貢獻了一份别出心裁的力量——師生共同為學校制作文創禮品。這一實踐過程,既深化了教學内涵,又增強了師生對學校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1.聯合課程:打破學科壁壘,凝聚創意合力
在不同專業背景的教師組成教學團隊,圍繞特定的項目主題,引導學生從多元視角出發,運用各自的專業特長解決實際問題。在本次為學校制作文創禮品的項目中,指導老師根據學生專業學科背景和所擅長的方向不同,将課程内容進行融合構建,嘗試分組進行設計具有學校特色的禮品包裝、插圖、視覺标識等方面的工作。通過這樣的聯合教學,打破了以往各學科之間相對獨立的教學模式,促進了知識的交叉融合,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劉冠南老師給學生進行指導修改設計方案
2.開放性實驗室:提供技術支持,保障創意落地
開放性實驗室為聯合課程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硬件基礎與技術保障。實驗室配備了先進的數字設備,如文創實驗室、虛拟現實(VR)/增強現實(MR)實驗室、專業級拍攝器材等,滿足了學生多樣化的創作需求。同時,實驗室的開放時間靈活,學生可以在課餘時間随時進入,深入探索和實踐自己的創意想法。在文創禮品制作過程中,學生們利用實驗室制作出精美的校園标志性建築插圖、鑰匙扣、伴手禮品、書籍封面等。

數媒專業:陳星月
指導老師:劉冠南、李紫薇

數媒專業:朱妍霏
指導老師:劉冠南、段玉麟

産品專業:李文傑 指導老師:李剛

數媒專業:史羽彤、謝勝剛
指導老師:劉冠南、李紫薇

數媒專業:史羽彤、王想
指導老師:劉冠南、段玉麟
3.文創禮品:傳遞校園文化,彰顯師生情誼
師生們共同制作的文創禮品,以獨特的創意和精湛的工藝,将校園文化、精神内涵生動地展現出來。内容以學校校訓、校徽、校園風景元素組合為靈感設計,将學校的教學樓、校門、樹木、操場等标志性建築巧妙地組合在一起,既具有趣味性,又能激發師生對學校的熱愛之情。這些文創禮品不僅作為學校對外交流的特色紀念品,還能在學校舉辦的各類活動中作為獎品或紀念品發放給師生,成為傳遞校園文化、增進師生情誼的重要載體。

數媒專業:史羽彤、謝勝剛
指導老師:劉冠南、李紫薇

數媒專業:王子航 産品專業:李文傑
指導老師:劉冠南、李剛

數媒專業:王子航、劉明星
指導老師:劉冠南、段玉麟


文創禮盒展示
4.教學成果與意義
通過此次數字媒體藝術聯合課程利用開放性實驗室制作文創禮品的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成果。從學生層面來看,他們在項目實踐中鍛煉了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了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就業競争力。許多學生表示,通過參與這個項目,對專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明确了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從教師層面來看,聯合課程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教學交流與合作,拓展了教學思路和方法,為今後的課程改革積累了寶貴經驗。同時,這些文創禮品作為教學成果的展示,提升了學校的文化形象和知名度,彰顯了學校在創新人才培養和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積極探索與實踐。

師生合影
下一步,數媒專業計劃借助 MR設備,研究開發沉浸式的校園虛拟遊覽體驗産品、帶有學校導覽小程序的智能徽章等數字交互産品,讓校友無論身在何處都能通過網絡平台重溫校園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