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專家簡介
”王倩教授先後在日本國立千葉大學獲得設計學工學碩士、工學博士學位。現任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産品設計系主任,是國家級一流專業産品設計專業團隊核心成員,中國工業設計協會設計研究專委會秘書、江蘇省工業設計協會數智制造與設計專委會副主任、南京市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主要從事産品系統設計相關的設計研究。

引言:
2024年12月7日9:00-10:30由南京藝術學院王倩教授為我們帶了一場主題為“數智設計時代背景下産品設計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圍繞數智設計時代下的教育改革進行了深入的讨論,尤其關注了教學大綱的調整與優化,及如何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創新型設計人才。此次講座為在場的師生提供了寶貴的思想碰撞和教學創新的啟發。
一、數智設計時代對産品設計專業教學的影響
王教授根據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現況,從數智設計時代的背景談起,強調了數字化、智能化及數據驅動設計的嶄新理念。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傳統的産品設計教育方法面臨着諸多挑戰,尤其是如何融入先進的技術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王教授提到,數智設計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創新,更重要的是設計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深刻變革。
還指出,數智設計時代對産品設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教學内容、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方面,都需要進行系統性調整和改革。教學要從單一的設計技能培訓轉向綜合性、多學科交叉的創新能力培養,使學生能夠應對日益複雜的設計問題和行業需求。


二、産品設計專業教學大綱的改革方向
在談到産品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時,王教授詳細闡述了如何根據數智設計時代的特征調整教學大綱。指出,傳統的設計課程大多側重于美學、工藝、結構等方面,而現代産品設計則需要更多的技術融合,特别是與人工智能、虛拟現實、大數據等技術的結合。
教學大綱的改革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課程體系的優化:傳統課程應當與數字化技術和智能化設計相結合,在大一大二前期引入如AI與産品創新、智能産品開源開發設計、産品人機與實驗等新興課程。同時,加強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識,讓學生能夠在實際設計過程中使用現代技術工具。
跨學科融合:産品設計不再是單一學科的工作,設計師需要具備跨學科的知識背景,如工程學、計算機科學、人機交互等。因此,課程設置應當鼓勵學生跨專業學習,培養其多元化的綜合能力。
實踐導向:課堂教學不僅要理論豐富,更要加強實踐項目。通過與企業合作,提供真實的設計項目和實習機會,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三、人才培養與教育實踐
王教授在講座中特别強調了在數智設計時代,産品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任務是要培養能夠适應市場需求和技術革新的設計師。因此,學校應當加強與行業的合作,通過企業實習、行業導師指導等方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接觸到前沿的設計思維和技術。
教授提出,學校應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新實踐平台,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在當前快速發展的設計行業中,單純的專業知識已經無法滿足社會對設計人才的需求,綜合能力和創新意識才是衡量一名優秀設計師的核心标準。

王教授帶領學生負責的實際設計項目
本次講座通過對數智設計時代産品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深刻探讨,為廣大教師提供了許多新的思路和方法。王教授的精彩分享不僅為産品設計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培養創新型設計人才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實踐依據。随着數智技術的不斷發展,産品設計教育将面臨更多的機遇與挑戰,而教學改革也将成為提升教育質量、培養高素質設計人才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