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教學科研 > 學術講座 > 正文

講座回顧|保定非遺傳承設計中的藝術美學及其在專業教學中的育人實踐

【來源: | 發布日期:2024-12-18 】

   126日,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的教職工們迎來了一場特别的培訓活動。此次培訓的主題聚焦于提升教職工的技能和素質,旨在通過深入探讨保定非物質文化遺産(非遺)傳承設計中的藝術美學,以及其在專業教學中的育人實踐,來豐富教師們的教學内容和方法。本次培訓有幸邀請到了宋強教授作為主講嘉賓,他以其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為在場的教職工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講座。

微信圖片_20241217081646

保定非遺文化:保定鐵球、易水硯、定窯博山爐

宋強教授的講座首先從保定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入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保定鐵球、易水硯和定窯博山爐這三項具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

保定鐵球,作為一項傳統體育項目,不僅具有健身的功能,還蘊含着深厚的文化意義。宋教授詳細講解了鐵球的制作工藝、曆史沿革以及在現代社會中的傳承與發展。他強調,将保定鐵球融入設計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傳承傳統文化。

易水硯,作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其制作工藝複雜,雕刻精美,是文人墨客的必備之物。宋教授通過展示易水硯的實物和圖片,讓教職工們直觀地感受到了易水硯的藝術魅力。他提出,易水硯的制作過程和美學理念可以作為設計教學中的重要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結合。

定窯博山爐,以其獨特的造型和精美的裝飾而聞名。宋教授指出,定窯博山爐不僅體現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審美趣味和文化追求。在教學中引入定窯博山爐的再設計,可以讓學生學習到如何将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現代設計之中,創造出既有曆史底蘊又符合現代審美的設計作品。

未來展望

在講座的最後部分,宋強教授展望了非遺傳承設計在未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前景。他強調,非遺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财富,将其融入現代設計教育,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還能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宋教授建議,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應加強與非遺傳承人的合作,開展更多的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體驗非遺文化的魅力。

同時,宋教授也提出,教師們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将新的設計理念和方法融入到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通過這樣的努力,可以使非遺文化在新時代背景下煥發新的活力,同時也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學習和發展空間。

總之,通過宋強教授的精彩講座,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的教職工們不僅對保定的非遺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對如何将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專業教學中有了新的認識和啟發。未來,學院将繼續緻力于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培養出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本土情懷的設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