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教學科研 > 學術講座 > 正文

講座回顧|AIGC時代未來設計師的角色定位與準備

【來源: | 發布日期:2024-11-06 】


2024年11月6日上午,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邀請華中科技大學朱志娟教授以”AIGC時代未來設計師的角色定位與準備”為主題為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師生展開了一場創意滿滿的學術講座。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師生及相關專業學生參加了本次講座,活動由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楚東曉院長主持。

朱志娟教授的演講從初識人工智能;作為未來設計師,我們的角色該如何定位;作為設計專業的學生,要做哪些準備三個方面講述了人工智能時代對設計專業的影響,未來設計師與人工智能的關系,設計專業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的相關内容;基于人工智能時代設計理念,合理運用人工智能。

 

一、AIGC 浪潮來襲,設計步入新紀元

(一)AIGC 是什麼?

AIGC,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近年來随着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而興起的一種新型内容生産方式。AI 的發展源遠流長,其起源可追溯至 1956 年的達特茅斯會議。經過多年的演進,到了 2020 年,GPT - 3.0 開啟了大模型的研究熱潮;2023 年初,GPT - 4 的出現更是大幅提升了生成内容的質量,AIGC 的應用呈現出井噴式發展,這一年也被認為是 AIGC 的元年。此後,基于大模型的應用如 WPS、文心一言、訊飛星火、SD、MJ 等在各種不同使用需求下應運而生,遍地開花。在時代的狂風之下,設計領域也發生了巨大變革,圖形、産品、環藝、景觀、規劃、建築等設計領域都受到了影響,AIGC 似乎已經替代了設計師的部分工作。

 

 

(二)AIGC 對設計的影響

從曆史的長河來看,自 1919 年德國包豪斯的經典設計開始,曆經科技設計、設計思維的變遷,如今設計已步入智能設計時代。AIGC 的出現讓設計流程和方式發生了顯著變化,例如在一些重複性高、規律性強的設計任務上,AIGC 能夠快速生成大量方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這也引發了人們的思考:未來設計師的出路在哪裡?

 

 

二、未來設計師:角色重塑與定位

(一)AI 的能力邊界

一些學者指出,生成式 AI 系統根本不了解物理世界(即真實的世界)。浙江大學的葛教授也提到,現在的人工智能依賴算力、算法和數據,屬于暴力計算,遇到難題或新問題就會現原形。比如四色問題,超級計算機要進行 2 的 1000 次方的運算,耗時極長;智能機器人在新場地行走時,一個關節的一個變向就需要計算 1800 億次,而人類可以輕松在新地方行走。這表明 AI 在理解真實世界和處理複雜新問題上存在局限,其發展需要依賴人類智能。

 

(二)設計師的核心角色

AI 是人類智慧的産物,設計以人為本。一切設計問題都應歸結到設計目的 —— 人的問題上,包括人的生理、心理和文化需求。作為設計師,需要思考在這些方面人的需求是什麼,以及自己能做什麼。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在對人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好的示範。在以往的教學和實踐中,許多師生也對作為個體和社會角色的人進行了探索,如一些設計案例聚焦于社會角色的人,還有像 IF 獎這樣具有社會學氣質的獎項,其主題聚焦對象多數也是作為社會角色的人,為設計師提供了很好的選題參考方向。

 

 

 

三、設計專業如何備戰 AIGC 時代

(一)與 AI 共存,緊跟時代步伐

AIGC 現階段是很好的效率工具,同學們要學會運用。比如利用相關軟件進行創意生成、素材獲取等(注意還有很多未列舉的應用)。同時,AI 的發展速度極快,同學們需要持續關注其發展動态,不斷學習新的 AI 技術和應用方法,适應與 AI 協同工作的模式。

 

 

(二)夯實設計基礎,提升專業素養

有了 AIGC,并不意味着以往的理論和技能就不再重要。相反,這對設計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每個學校的培養目标各有特色,但大緻都包括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等方面。以 “國際主義風格” 為例,如果不了解相關設計史知識,僅靠 AI 難以做出優秀方案。在軟件應用方面,要了解各類設計軟件的優缺點,并熟練掌握其中一款,因為現階段物理世界中最終設計成果的落地或工程化仍需要設計師使用傳統設計工具來完成。

總之,一個好的設計師需要有敏銳的感知能力,這是人類珍貴的特質。在智能化網絡化時代,人類最深刻的體驗依舊來自真實世界。所以,未來設計師要熱愛真實世界,做一個富有敏銳感知能力的人,這樣才能在 AIGC 時代脫穎而出,在設計領域創造出有價值的作品,同時也能更好地享受設計與生活。希望新生們在大學四年裡,能像浪潮一樣,借助時代的力量,奔赴心中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