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人簡介:
戴根盛 甲路人。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油紙傘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他從小就對傘面畫的山水花鳥感興趣,也見證了甲路制傘業的逐漸衰落。二十五歲那年,他當上了甲路鄉文化站站長,心裡就開始萌生重振“甲路紙傘”的念頭。1988年,他向鄉政府借了5000元錢,帶領三位紙傘老藝人,成功恢複了紙傘的生産。新的甲路紙傘廠由此誕生,戴根盛也正式拜制傘名匠胡周欣為師。之後的三年中,他潛心學習制傘技藝,從選材用料、削骨鋸槽到熬油裱傘、描圖畫花,熟悉了全套工藝,成為甲路紙傘再創輝煌的技術骨幹和領頭人三十多年來,甲路紙傘參加過數十次展會賽事,其精湛的傳統工藝和清雅的文化品格,廣受好評,獲得國家和省級旅遊商品和非遺技藝的各種嘉獎2013年,甲路紙企進入江西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産目錄。2021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戴根盛也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産“甲路紙”的代表性傳承人。
非遺傳承譜系
張龍盛男清末生人師承
張祖漢男民國初生人師承
胡周欣男1928年生人師承
戴根盛男1959年生人 師承
2024年10月20日,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師生共同參與了一場精彩紛呈的關于甲路紙傘的講座與體驗活動,深度領略了這一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甲路紙傘,作為婺源極具代表性的傳統手工藝品,擁有着悠久的曆史,其淵源可追溯至南宋時期。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它猶如一顆璀璨的文化明珠,承載着無數動人的故事與深厚的文化内涵。然而,上個世紀,在現代傘業的強勢沖擊下,甲路紙傘一度陷入衰落的困境。但幸運的是,得益于地方政府的大力政策扶持以及制傘匠人們的執着不懈堅持,甲路紙傘成功實現恢複生産,并逐步邁向新生。2021 年,甲路紙傘榮耀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這一殊榮的獲得,不僅是對其工藝的高度認可,更為其未來發展帶來了嶄新的機遇。如今,甲路紙傘的産品遠銷海内外,備受廣泛關注與喜愛。
戴根盛先生詳細介紹了如今的傘藝園所具有的雙重重要身份。一方面,它是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示範基地,肩負着傳承與保護甲路紙傘工藝的重大使命;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家紙傘制作公司,通過持續不斷的創新與發展,巧妙地将傳統工藝與現代市場需求緊密結合,已然發展成為生産、研學與觀光融為一體的文旅合一型企業。

戴根盛先生首先生動地講解了甲路油紙傘的深厚曆史淵源,随後帶領師生們參觀了油紙傘的完整制作流程。從精心選材,到制作傘骨、傘面,再到上油和組裝,每一個環節皆為純手工制作。甲路紙傘以堅韌的竹為骨,以優質的紙為面,看似平凡簡單,實則選材極為講究,工藝精細入微,令人愛不釋手。傳統技藝之所以能夠傳承千年而不衰,正是曆代制傘匠人堅守初心與智慧凝聚的結果。



同時,戴先生還談到紙傘廠緊跟時代步伐,勇于探索創新。在工藝方面,水平不斷提升,竹制結構更加優化;在産品方面,花色、品種及用途上有了新的拓展。2015 年,甲路紙傘代表江西非遺精彩亮相意大利米蘭世博會。兩年後,又與意大利時尚品牌 GUCCI 攜手合作,共同開發出油紙傘秋季系列産品。中國傳統工藝與歐洲時尚文化的完美融合,充分展現出甲路紙傘的迷人前景。
最後,師生們親身體驗了油紙傘的創作過程,大家熱情高漲,創作出了不少優秀作品。此次活動讓師生們深刻感受到甲路紙傘的獨特魅力,也為傳統工藝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甲路紙傘這一傳統工藝将繼續綻放光彩,為文化傳承與創新書寫更加絢麗的篇章。

師生體驗活動


部分師生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