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8日,《審美反思:新時代詩意動畫與設計+現實思想的拷問》的專題講座于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綜二105報告廳開講。湖北美術學院碩士生導師,知名動畫藝術家葉佑天教授為全院師生帶來了一次幹貨滿滿的學術分享。本次講座内容豐富,形式幽默風趣,主要包含設計創新的探究、動畫深入曆史及非遺文化的應用發展、動畫走向未來發展方向三個方面的内容。本次講座包含大量設計案例實踐講解,講座内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了學生的設計思維,同時引發了在場師生對于設計的深入思考。
葉教授在講座中闡述到:動畫的本體是什麼?這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動畫創作者不容回避的問題,隻有揭開華麗的概念遮蔽的本體才有助于動畫發展。動畫發展到今天,不再是狹義的傳統概念,它變得開放而包容,它已經成為科技與藝術的圓融之術的産物,也是人追求“道”途徑與方式。葉教授通過具體案例展示,激起學生對講座的濃厚興趣,同時通過案例設計、實施的過程分析,提出讓學生在新時代的設計中學會合作、學會創新的想法以及學會分析未來專業的發展方向及前景。

講座開始之處,葉教授用自己曆年來創作的作品切入,詳細介紹了“詩意創作”的研究動機、潛在問題、研究方法和階段創作成果,并提出自己對“詩意設計”和“詩性藝術動畫”的理解和看法。他以動畫形式探索東方詩意文化的精神,“詩意動畫”創作一直以個體靜思默想的方式來表述個人對于世界的認知,葉教授擅長以二維手繪動畫媒介作為出發點,生發對人性的多角度思考,由影像的表層世界進入到人内心世界進行哲理思考。
随即葉教授給在座師生播放了自己獨立創作的動畫——《孤獨三部曲》。回首創作的過程,葉教授表示,每一位藝術家的跋涉征途是漫長而布滿荊棘的,每一部的創作裡面都包含着他對新問題與新領域的不斷嘗試。在起初創作動畫的過程中,葉教授是獨自一人奮戰,他想帶動中國動畫的整體覺醒,但這個過程無比孤獨,于是把創作的深意全部都體現在《孤獨三部曲》中。葉教授講述自身創作經曆的同時也不忘鼓勵在場師生,要努力創作,在創作的同時要懂得協作,明白1+1>2的道理,這樣才能做出更優秀更具有創新力的作品。
接下來葉教授談到曆史漫畫的探究和非遺文化産品的創作。葉教授展示了其研究生創作的唐代大書法家懷素的漫畫人物形象,還有團隊考察貴州布依族村落脫貧項目成果,以此來和在場師生們探究創作的一些要點。
首先,要考慮創作的對象和背景,懷素漫畫人物創作作為文化廳項目,雖是漫畫,但不宜嘩衆取寵,可體現人物的道骨仙風和率意颠逸的形象,不可偏離。
其次,創作無須一闆一眼,元素可靈活變動,葉教授團隊為貴州布依族制作了批量表情包,布依族形象躍然紙上,但卻叫好不叫賣,究其原因,是過于還原民族特色。這類産品應該是将時尚文化與科技結合的文創産品形式,打破藝術家傳統文創的概念、順應時代潮流。布依族文化表情包首先深度挖掘布依族傳統文化中代表性視覺與語言符号,開拓出使之符合當下流行的靜态視覺語言圖像,進而結合現代年輕人表達與接受的方式,開發出系列特征性獨特的布依族動态符号在普世性的網絡中傳播,全面呈現布依族節慶文化的内涵。
最後,葉教授講到,希望大家多關注國家動态和政策,多做一些國家項目,更能鍛煉和提高自己的創作能力。
葉教授言近旨遠的給大家講到,動畫走向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應用于各行各業各地之中。繼續給大家展示一些案例,如掘棄傳統的紙質邀請函,做動态邀請函。用這些案例告誡大家,做設計思想要往複合性發展,要避免專業的單一性,因為專業太過于單一,就容易導緻思路狹隘,做不出創新創造力的設計。
在最後,葉教授結合自身帶本科生的實際情況,講解了在設計教學中我們應該如何制定教學目标,應該培養什麼樣的設計師以及如何培養。他提出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應該培養能夠定義未來設計方向,擁有整合團隊能力并具備良好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的職業設計師。
講座的最後環節,在場師生十分踴躍的與葉教授進行了專業探讨。
Q:學生目前正在參加戶部巷文化宣傳競賽,應該如何結合這堂講座的内容入手?
葉教授認為做設計,首先不着急出方案,要領悟主辦方的出題意圖,同時結合武漢的地域文化特色來做前期的調研分析。其次是找準合作對象,做到分工明确,達到“1+1>2”的效果。
Q:我結合您所講案例畫了一組手稿,在創作中我有一個疑惑,如何将優秀的手繪創作能力應用于動畫創作中?
對于優秀的手繪能力如何發展應用,葉教授再次說到,一定要避免過于專業性而走向單一,狹隘。要複合型發展,才能成為優秀的設計人才。
Q:目前是環藝專業的學生,想學習動畫該怎麼做?
對于專業的局限性葉教授說到,現在大學都是這種情況,但是各位同學要明白,大學更多的并不是在學技能,而是要知道自己該怎麼往未來發展,不僅是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更要成為一個有想法有方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