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教學科研 > 學術講座 > 正文

新聞|“釋放青春激情,勇擔時代重任”——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楚東曉院長為産品設計專業學生授課

【來源: | 發布日期:2023-04-20 】

 為了開拓學生的設計思維,引導學生刻苦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提高個人本領,努力成為有知識、有技能、有擔當、有作為的新時代青年。4月17日,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楚東曉院長在教4-104為20級産品設計2001班授課。

 

楚東曉院長主要圍繞四個方面的内容與同學們進行交流分享。

   第一“環境生态壓力”

 在環境生态壓力的社會背景下,我們不僅應該重新審視伴随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而來的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而且應該重新思考産品設計。對産品設計而言,設計制造可持續産品雖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卻至關重要,必須考慮産品的全生命周期,并從更加可持續的生産、消費模式入手來減少産品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為此,設計師需要有所作為,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來避免或減少産品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第二“産品的不可持續性”

  2020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碳達峰,碳中和”的國家發展目标,雙碳目标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提出了遠景規劃,即力争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在此背景下,需要發展一種新的設計範式和消費模式:從傳統的以“大量制造→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為主導,轉向以“個性化定制→按需生産→按需消費”的以服務為導向的後工業化、個性化量産的模式,這一模式追求産品質量的差異化,以及考慮産品生命周期的基于服務的産品價值創造。

 

    第三“感性價值創造”

 感性價值創造被公認為是實現産品高附加值和品牌差異化的關鍵。感性價值是一種精神層面的美學價值。人們從不會對自己所養的寵物感到過時,所以設計師設計的産品要像寵物一樣能夠讓消費者産生存在感和參與感。

     第四“服務驅動的設計創新”

 設計驅動創新代表着創新的未來,是全球經濟發展至今的必然選擇。以小米公司為例,小米以整合的方式,從社會和人潛在的需求角度看待産品、從生活系統看産品、從需要看産品,而不是簡單的物質需求滿足。小米生态鍊系統整合産業鍊,以共享、共赢的方式,專注自己特長的同時,帶動整個産業經濟和服務水平的快速提升。

 

     最後,楚東曉院長對大家寄予厚望,希望在座的學子們樹立正确的設計思維,釋放青春激情,勇擔時代重任,讓自己的未來真正具有無限可能性。

 

2001班學生代表那日松,課後有感:

   “今日,楚東曉院長與彭玉潔老師在《整合設計2》的課上給我們講述了服務設計的課程。整節課分為兩部分,首先由彭玉潔老師給我們講述了服務設計的案例和我們身邊生活中的服務設計的流程,後由楚東曉院長為我們更加深刻解析服務設計的含義和現代設計師的發展與前景。

    楚院長提到:可持續發展是我們産品設計專業學生的重點發展方向,我們不僅要認真學習我們現在所開設的專業課,作為新一代的産品設計專業學生,我們還要考慮符合時代的設計,不隻要從專業出發,更要從用戶、購買者的角度設身處地的思考,利用好現代設計師的五大技術,成為更加優秀、更加具有創新思維的産品設計師。

    通過本次課程,我們不僅學習到了更加全面的服務設計課程,更開闊了我們的思路、指明了我們的後續發展方向。我相信在老師們的認真教學和我們的努力學習下,我們也會成為更加優秀的産品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