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教學科研 > 學術講座 > 正文

講座回顧|2024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教職工暑期培訓系列講座一

【來源: | 發布日期:2024-08-16 】

教育部“五金”建設與數字化——戰略背景下教學資源庫建設思路與實踐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1000名高級科研人員頂崗培養計劃成員,重慶市職業能力建設領域政企校合作類專家智庫專家,重慶市級骨幹教師,重慶市工業設計職教集團副理事長。重慶師範大學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專業,碩士學位,信息安全技術工程師,維修電工高級技師,創業就業咨詢師。呂正偉長期從事産教融合和社會培訓管理工作,牽頭組建重慶市工業設計産業學院和重慶數智經濟産業學院,創新開展“全産業鍊教學工廠”人才培養模式。帶領重慶工業設計職教集團承接政府全球網絡“設計之都”重點建設任務,2023年重慶獲批“設計之都”榮譽稱号,被重慶市政府授予建設“設計之都”突出貢獻單位。

講座内容

202481日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舉辦了第一場暑期培訓講座,重慶市輕工業學校呂正偉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一場主題為“教育部‘五金’建設與數字化戰略背景下教學資源庫建設思路與實踐”的精彩講座。首先呂老師對“五金”建設進行了政策解讀;然後深入探讨了顆粒化資源的整合策略,從課程體系、技術特點、培養目标與學習方式,強調了産教融合的重要性,為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最後呂老師結合名師工作室的項目實例,提出了創新資源庫建設的三個思路:項目評價思維、校企合作、産教融合以及學習基理的轉變。他提倡以項目評價為标準,整合校企資源,推動産教融合,同時轉變學習基理,以适應新時代的教育需求。

一、“五金”建設的政策解讀

這一概念由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吳岩提出,旨在推動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五金”包括金專業、金課程、金教材、金師資和金基地,這五大要素構成了職業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提升教育質量的關鍵。

二、顆粒化資源的整合策略

呂老師在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思路上,呂老師分享了精品課程的建設經驗。他提出,資源庫的建設應以“能學、輔教、促改”為定位,遵循“需求牽引、應用為王、服務至上”的基本原則,通過“自主建設、省級統籌”等方式,實現資源的共建共享。随着信息技術的發展,顆粒化資源成為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新趨勢。呂老師詳細闡述了顆粒化資源的概念及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指出資源的最小單元應是獨立的知識技能點或完整的媒體素材,以适應數字化教學的需求。同時強調了顆粒化資源的重要性,這些資源作為教學内容的最小單元,是構建教學資源庫的基礎。他提出了一套整合策略,包括明确資源定義和分類、需求分析、資源标準化和技術平台支持。這些策略确保了資源的一緻性、互操作性,并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通過結構化設計,顆粒化資源被組織成符合教學大綱的邏輯框架,增強了資源庫的系統性和邏輯性。

    三、資源庫建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呂老師以重慶市輕工業學校的教學資源庫建設為例,詳細介紹了觀光車研發項目的實施全過程。從市場調研到産品開發,曆經市場調研——團隊培訓——樣車拆解——逆向數據——樣車制作——産品營銷的研發全過程,這一案例展示了教學資源庫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和效果,展示了如何通過觀光車研發項目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

 

    呂老師強調了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和拓展資源庫内容的重要性,以及這一過程對教師成長和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面對教學資源庫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如平台多、利用率不高等,呂老師提出了創新資源庫建設的新思路。他強調,資源庫建設應與互聯網範式相适應,注重靜态資源與互動需求的結合,避免知識堆砌,注重情境學習,以滿足學習者的需求。

    通過這場講座,我們深刻認識到,在教育部‘五金’建設與數字化戰略背景下引領下,教學資源庫建設不僅是教育創新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關鍵。我們期待在這一背景下,教學資源庫能夠成為連接知識與實踐、教師與學生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