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設計專業國一流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講座人簡介:王豔,副教授,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産品設計國家一流專業負責人,教育部“産品設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虛拟教研室”專家庫專家,淄博市市外工業設計專家庫專家;芬蘭赫爾辛基藝術與設計大學訪問學者。主持省教改重點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參與省部級教改、科研2項;主持參與多項産教融合項目及校際合作實題項目;主持校級精品課程1門,主持、參與建設線上線下混合課程3門;教育部規劃的全國高中設計類教材(人美版)編委;獲山東省藝術科學成果三等獎;設計作品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獲“魯班杯”大賽銀獎;青島西海岸新區公共藝術方案國際征集活動三等獎;獲紅點概念設計“最佳中的最佳”獎“優秀指導教師”;個人先後被山東省高校工委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教育廳經信委、山東省發改委多個部門授予“優秀科技創新導師多次榮獲山東省教育廳等多部門授予的“優秀指導教師”。
講座内容
2024年8月2日8:30-10:00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舉辦了第二場暑期培訓講座,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王豔教授為我們帶來了一場主題為“産品設計專業國一流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的精彩講座。首先王教授針對自身學校的“産品專業一流專業”建設的曆程進行了介紹;然後探讨了學分制改革的課程群策略,從課程體系構建、教師團隊建設、培養目标與學習方式,強調了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性,為完善課程的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最後通過“産品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虛拟教研室建設實例,以“新文科背景下産品設計專業課程與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為教學研究改革主題,組成跨地域、跨高校、多層次的教研室團隊,旨在探索普遍适應更多高校的産品設計本科一流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的新方法、新範式,為全國高校同類專業提供借鑒經驗。
一、簡述“産品專業一流專業”建設的曆程
王教授提到産品設計專業在建設國家一流專業的過程中,首先重點考慮專業定位、人才培養目标、方案以及師資隊伍建設等。然後在專業發展中探索課程建設的創新性,符合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求,體現設計創新的價值。
二、學分制改革的課程群策略
王教授在學分制改革建設的思路上,針對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創意,将學習主動權交到了學生手中。王教授分享了學分制改革的建設經驗,旨在提高教育質量,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個性化發展。課程群策略是學分制改革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它通過合理規劃課程結構,實現課程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教學内容的整合。她提出,整個流程包括集體備課——課程宣講——同步授課——統一考試——集體評閱五大過程,遵循“課程重構、模塊設計、資源整合”的相關策略,通過“自主選擇、整體統籌”等方式,通過這些策略,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提高教育的靈活性和适應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産品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虛拟教研室建設實踐
王教授以“産品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虛拟教研室為例,詳細介紹了虛拟教研室的建設全過程。虛拟教研室的建設是信息化時代新型基層教學組織建設的重要探索,旨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并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主要建設專家庫、專業教師庫、産教融合項目庫、以及教學資源庫等四大塊内容。将線下教學成果向線上轉移,實現成果共享,推動相關專業院校的協同合作。
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和拓展資源庫内容,積極開展多院校共同合作,協同教學,協同教研,将行業專家、專業大咖、院校資源整合起來共同建設虛拟教研室,開展協同教研活動,通過線上、線下活動,促進經驗交流互鑒和資源共建共享,構建全國高等教育虛拟教研室信息平台。
通過這場講座,我們深刻認識到,一流專業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産品設計專業在國一流專業建設中的多維度發展,旨在培養适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創新型設計人才,并推動專業建設達到新的高度,這些都為我院建設一流專業提供相關建設經驗和參考範式。
特聘教授儀式
